不同的設備系統,有不同的對刀方式,而不同的對刀方式,硬質合金刀具長度補償的含意是不一樣的。如某加工中心系統,配上自動測量儀,它的長度補償是補償刀具的真正長度,即主軸錐孔端面中心至刀具刃口底端的長度;而某系統中機上手動對刀時長度補償是指補償刀具從某一Z軸向基準高度下降到工件座標原點的距離,它補償的不是刀具的真正長度,而是刀具下降的距離。不同的刀具有不同的長度補償值;而機內手動對刀時同一把刀加工不同工件編程原點的零件時也有不同的長度補償值,這些不同的補償值可以分別寄存在不同的長度補償號H里面, 以備機床運行時程序隨時調用。
(1)機內手動對刀測量方式讓Z軸回到機床參考點,這時機床座標系中X,Y,Z軸數值都為零,選擇一個工件座標系(G54~G59任選一個都可),這時把Z值輸為零,再把刀具裝入主軸依次確定每把刀具與工件在機床坐標系中的Zo平面相接觸,即利用刀尖(或刀具前端)在Z方向上與工件坐標系原點的距離值作為長度補償值,即主軸下降后此時機床坐標系的Z坐標值直接作為每把刀的刀具長度補償值,注意數值的正負號不能漏。
(2)機外刀具自動預調儀測量方式是在刀具預調儀上測出的主軸端面至刀尖的距離,輸入CNC的刀具長度偏置寄存器中作為刀長補償值,此時的刀長補償值是刀具的真正長度,是正值。
(3) 自動測長裝置十機內對刀方式設標準刀具的長度補償值為零,把在刀具預調儀上測出的各刀具長度與標準刀具的長度之差分別作為每把刀的刀具長度補償值.其中,比標準刀具長的記為正值,比標準刀具短的補償值記為負值。
先通過機內對刀法測量出基準刀在返回機床參考點時刀位點在Z軸方向與工件坐標系原點的距離,并輸入工件編程座標系中。
1)硬質合金刀具圓弧半徑補償模式的建立與取消程序段只能在G00或G01移動指令模式下才有效。
2)G41/G42不帶參數,其補償號(代表所用刀具對應的刀尖半徑補償值)由T指令。該刀尖圓弧半徑補償號與刀具偏置補償號對應。3)采用切線切入方式或法線切入方式建立或取消刀補。對于不便于沿工件輪廓線方向切向或法向切入切出時,可根據情況增加一個過渡圓弧的輔助程序段。
4)為了防止在刀具半徑補償建立與取消過程中刀具產生過切現象,在建立與取消補償時,程序段的起始位置與終點位置要與補償方向在同一側。
5)在刀具補償模式下,一般不允許存在連續兩段以上的補償平面內非移動指令,否則刀具也會出現過切等危險動作。補償平面非移動指令通常指僅有G、M、S、F、T指令的程序段(如G90、M05)及程序暫停程序段(G04 X10.0)。
6)在選擇刀尖圓弧偏置方向和刀沿位置時,要特別注意前置刀架和后置刀架的區別。
模切刀高矮峰與刀紋的選擇
選擇的模切刀時應注意根據所模切材料的厚薄而選擇高峰刀及矮峰刀,高峰刀既可以切薄紙又可以切厚紙,既可以用在單張的自動模切機上,又可以用在同時模切二、三張紙的手搖模切機上,使用范圍很廣。
但如果用戶的產品單一,而且都是薄卡紙,如煙包生產廠,長期模切低于400克厚度的煙盒,那么這里建議選用矮峰刀,因這些廠通常用自動模切機,單張紙模切,速度快,數量大,矮峰刀可滿足。對于更長版更耐用的要求,因為矮峰刀的刀峰的剛度比高峰更高,所以承受壓力更穩定,耐用性更持久。
另外選擇的模切刀時應留意刀峰是橫紋處理或是直紋處理,橫紋處理的刀對于模切紙張效果更佳,更耐用,而穩定性及精度更高,受彎后亦不易開裂,而直紋處理的刀表面好像很鋒利,模切時切在鋼板面上,時間不長便很易鈍口,同時受彎后也易于開裂,所以除了模切膠片產品時,選用直紋刀較為順暢;模切紙質產品選用橫紋處理的模切刀。另一方面,如果只有很硬的刀,則很難處理圖案復雜的木模成型。或者有時用戶勉強使用同一款刀于不同要求的模切生產上時不能達至好的效果,所以多品種選擇是品牌的特色。
您好,歡迎蒞臨金菲刀具,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