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加工時,一般以提高生產率為主,但也應考慮經濟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應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兼顧切削效率、經濟性和加工成本。
具體數值應根據機床說明書、切削用量手冊,并結合經驗而定。具體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切削深度t。在機床、工件和硬質合金刀具剛度允許的情況下,t就等于加工余量,這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有效措施。為了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應留一定的余量進行精加工。數控機床的精加工余量可略小于普通機床
2、切削寬度L。一般L與刀具直徑d成正比,與切削深度成反比。經濟型數控機床的加工過程中,一般L的取值范圍為:L=(0.6~0.9)d。
3、切削速度v。提高v也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措施,但v與刀具耐用度的關系比較密切。隨著v的增大,刀具耐用度急劇下降,故v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刀具耐用度。另外,切削速度與加工材料也有很大關系,例如用立銑刀銑削合金剛30CrNi2MoVA時,v可采用8m/分鐘左右;而用同樣的立銑刀銑削鋁合金時,v可選200m/分鐘以上。
4、主軸轉速n(r/分鐘)。主軸轉速一般根據切削速度v來選定。計算公式為:v=∏nd/1000。數控機床的控制面板上一般備有主軸轉速修調(倍率)開關,可在加工過程中對主軸轉速進行整倍數調整。
5、進給速度vF。vF應根據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來選擇。vF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低時,vF可選擇得大些。在加工過程中,vF也可通過機床控制面板上的修調開關進行人工調整,但是速度要受到設備剛度和進給系統性能等的限制。
模切刀要求鋒利、硬度高。金(銀)卡紙表面的鍍鋁膜和磨砂油墨粗糙的顆粒增加了模切的難度,使模切刀磨損加快。據統計,非金(銀)卡紙磨砂印刷品的刀版耐印力為80萬次,而金(銀)卡紙磨砂印刷品的刀版耐印力則明顯降低。
針對不同厚度的紙張應選擇不同的模切刀。奧地利寶拿(BOHLER)和青島山特維克魚牌G1 2模切刀片較好,G1 2模切刀片其刀尖的微觀厚度控制在3 μ1m以內,鋒利性、耐久性非常適合模切金(銀)卡紙。PET等難以切割的材料。其高度為23.80mm,厚度有0,71mm.1.07mm、1.42mm等多種,一般選用0.71mm即可。
開連點本質上是在模切刀刃口部位開出一定寬度的小口,使模切后的紙盒和廢邊不散開,便于排廢。連點通常開在產品成型后不易看到的隱蔽處,并且要避開膠線位置。如果不得已連點在成型后能夠看見,則連點應越小越好,否則排廢時連點處不易分離,導致紙張撕爛及附近墨層爆線。連點寬度;紙厚+0.20mm。
磨砂印刷的金(銀)卡紙的模切應在印刷后盡早進行,防止墨膜在干燥過度的情況下進行,以避免墨層爆線。
機械刀具的發展
當前,我國的機械加工業迅速發展,一些切割難度比較大的材料在材料工業和精密機械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要想滿足現代機械加工業的發展需求,還需要科學使用一些強度高、韌性好的工具。因此,硬質材料刀具便逐漸應用到機械加工業中。本篇文章針對硬質材料刀具的發展歷程,著重探討了硬質材料刀具在機械加工中的應用,以供同行業朋友相互參考借鑒。
現代制造技術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迅速發展,機械制造業對機械設備零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對于機械零件結構性能的要求不斷提升。因此,社會上便逐漸出現了具備各種性能的新材料,這些新材料不僅對傳統的機械加工刀具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且加工難度相當大。這時,先進的切削刀具便成為機械加工業發展的關鍵,而硬質材料刀具無可厚非地應用到了現代機械加工中。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將人造金剛石、結合劑,以及碳化硼微粉作為原材料,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進行反應,將燒結出的聚晶塊作為刀具的主要材料。發展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后,人們逐漸研究出復合片材料,這樣的材料是對金剛石與硬質合金結合生產的,或者是氮化硼與硬質合金結合生產的。這樣的技術將硬質合金視為基體,使用壓制或者燒結等方法在基體的表面形成一層金剛石而得到的,金剛石大約厚0.5到1毫米。這樣的材料不僅能夠提升材料的抗彎性,而且將傳統材料不易焊接的問題有效解決。這便促進了硬質材料刀具進入應用階段。
您好,歡迎蒞臨金菲刀具,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