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彎模具使用須知總結介紹(一)
1.間隙較大a.沖頭長度不夠 按沖頭刃口切入凹模一個料厚加1mm更換沖頭b.凹模間隙過大 割入子減少間隙或用披覆機減小間隙
c.沖頭或模板未去磁 將沖頭或模板用去磁器去磁
2.廢料堵穴
a.落料孔小或落料孔偏位 加大落料孔,使落料順暢b.落料孔有倒角 加大落料孔去除倒角c.刀口未放錐度 線割錐度或反面擴充孔減小直壁位長度d.刀口直壁位過長 反面鉆孔,使刀口直壁位縮短e.刃口崩,造成披鋒大,堵料 重新研磨刃口
3.披鋒不良
a.刃口崩,造成披鋒過大 重新研磨刃口b.沖頭與凹模間隙過大 線割入塊,重新配間隙c.凹模刀口光潔度差 拋光刀口直壁位d.沖頭與凹模間隙過小 重新省模,配間隙e.頂料力過大,反向拉出披鋒 換彈簧,減小頂料力
4.切邊不齊
a.定位偏移 調整定位b.有單邊成型,拉料 加大壓料力,調整定位c.設計錯誤,造成接刀不平 重新線割切邊刀口鑲塊d.送料不準 調整送料器e.送料步距計算有誤 重新計算步距,重定接刀位
4.折彎尺寸
a.模具沒調到位造成角度誤差導致尺寸偏,調整閉合高度,不良或角度差不良b.彈力不夠造成角度不良導致尺寸偏差 換彈簧c.材質不符合要求造成角度不良導致尺寸 換材料或重新調整間隙偏差d.材料厚度偏差引起角度不良導致尺寸偏 確定料厚,換材料或重新調整間隙差e.定位不當導致尺寸偏差 調整定位使尺寸OK。
折彎機模具上模精度不高對產品的影響。在生產折彎機模具時,上模的精度往往比下模要重要,原因是折彎產品的角度基本是由上模控制,意思就是上模決定產品角度。一,刀口精度不高,直接對產品影響就是折彎角度達不到圖紙標準,公差較大,產品角度偏大或者偏小。二,折彎機上模R角精度不高,這種情況會導致加工工件折彎處圓弧較大,不呈直角,偏半圓弧或者1/4圓弧,整體看起來不美觀。三,型腔精度不高,一般型腔的作用是為了產品避位,而如果折彎機上模型腔精度不高,直接結果就是加工時無法避位,內折角會頂在型腔部位,造成已折彎部分變形,影響工件精度。四,模柄精度不高,通常模柄的作用是固定折彎機上模,如果此部位精度不高,會影響折彎機上模的安裝,影響無非是上模安裝不穩定或者整體平行度偏差。
其次,折彎機模具下模精度對產品的影響。折彎機下模的作用是引導板材下壓形成折角,下模精度一方面是控制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是影響產品外觀。一,插槽或者雙側尺寸精度不高,對于插槽式數控折彎機下模,如果插槽的精度偏差0.3mm,影響是當模具放入插槽內時,模具會左右晃動,分段模具拼接不嚴密,而如果是方形坐式模具,放入模托內的模具會擺動幅度較大,折彎加工時,會非常影響加工的效率,對上下模磨損較大,嚴重情況會造成模具外翻。二,下模槽口倒角精度不高,槽口倒角我們稱為槽口R角,一般R角偏小,會影響工件折彎后,外層靠近折角的區域有一條壓痕,R角越小,壓痕越深;如果R角偏大,折彎時,板材會下滑,造成折彎處圓弧偏大或者變形。三,角度精度不高,如下模角度偏小,板材下壓深度不夠,反彈后角度偏小;如下模角度偏大,工件角度精準,折角R圓弧偏大,非直線直角。
折彎機模具設計制作必須注意的技巧:折彎機模具的設計和制作是否具有科學性,關系到今后在市場的實際推廣程度,也關系到使用者的“上手”舒適度,此時就不得不關注折彎機模具設計制作的相關技巧和方法。
1、要想為折彎機設備選擇適當的折彎機模具,首先對于折彎機的類型要有全局的把握,具體需要了解的是折彎機的牌號、大小乃至實際的噸位等等因素。熟悉這些因素之后,在進行模具的挑選的時候就可以以這些資料為事實依據。
2、要是碰到折彎機由于使用年限過于長久導致牌號模糊不清以至于看不清,建議盡量將該折彎機模具的樣品寄到生產廠家以此規格來定做。
3、如果在生產中涉及到折彎機組合模具的使用,上下模之間的匹配程度的要求通常較高。若匹配不到位,經過折彎程序的工件產生的結果很可能無法滿足生產的質量規范和要求。
您好,歡迎蒞臨金菲刀具,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