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型模具的成型方向盡量選擇向上成型,以避免成型后的形狀與工作臺上鐵珠碰撞造成產品變形。2.使用成型模具時數控沖床嚴禁無板材沖壓,不能空打模具,同時要經常檢查鎖緊螺釘的松緊情況,否則容易導致數控沖床和成型模具的損壞。3.每臺數控沖床的閉合高度、沖壓行程不同,因此每套成型模具在初次使用時必須將上模調至較短,同時也不要直接在另一臺沖床上使用,需要高度微調后再使用,避免對機床和模具造成損害。4.向上成型模具的下模通常比標準下模高,因此其旁邊的沖孔模具工位盡量不要使用,避免對板材產生壓痕,成型模具在不使用時請從機床上取出打油存放模具柜內,防止銹蝕和粉塵導致模具損壞。5.模具的充分成型需要進行微距離調整,操作人員在此過程中必須耐心仔細。微調方式有:a.數控沖床沖錘行程不可調整的,也只能調整模具打擊頭組件高度;b.數控沖床沖錘行程可調整的,只需編程時將機床參數修改即可達到要求;c.大距離調整時請調節模具打擊頭組件高度。6.對高成型或非常規成型的模具請做好板材的雙面潤滑,以加強板材在成型時其組織的流動性,減少板材破損的機會。7.成型加工時編程務必使用成型模加工程序,編程時預留足夠的卸料時間,并將沖床速度放至慢,低速沖擊,讓成型后的材料有足夠的時間與模具分離,避免板材變形和成型位置出現偏差。8.板材成型的位置盡量遠離夾鉗和沖孔部位,板材的成型盡可能在沖壓工序后完成。9.在高成型模具周圍使用其他成型模具,或者標準沖孔模繼續加工會導致板材變形。10.高成型的模具存在對板材有劃傷和碰撞導致變形的現象,在高成型模具下模兩邊放置滾珠下模輔助過渡可以避免此問題的發生。
沖孔膜具的工作原理:在(三向力)壓力機上,借助特殊結構模具,在強力作用下,使材料產生塑性—剪切變形,從而得到精沖件。精沖工藝要求三個力,沖裁力PS、壓邊力PR和反壓力PG。
精沖工作過程:
1) 模具開啟,送入材料;2) 模具閉合,在刃口(沖裁線)內外的材料利用齒圈力和反壓力壓緊;3) 用沖裁力PS沖裁材料,壓邊力PR和PG全過程有效壓緊;4) 滑塊行程結束,沖件在凹模內,內孔廢料沖入落料凸模中;5) 壓邊力PR和反壓力PG卸除,模具開啟;
6) 在施加齒圈力的位置,此時作用為:頂出內孔廢料和卸除沖壓搭邊的卸料力PRA;7) 在施加反壓力的位置,此時作用為:從凹模中頂沖件的頂件力PGA;8) 吹卸或清除精沖件和內孔廢料。材料送進完成。;9) 下一輪精沖,送入材料。
折彎機模具上模精度不高對產品的影響。在生產折彎機模具時,上模的精度往往比下模要重要,原因是折彎產品的角度基本是由上模控制,意思就是上模決定產品角度。一,刀口精度不高,直接對產品影響就是折彎角度達不到圖紙標準,公差較大,產品角度偏大或者偏小。二,折彎機上模R角精度不高,這種情況會導致加工工件折彎處圓弧較大,不呈直角,偏半圓弧或者1/4圓弧,整體看起來不美觀。三,型腔精度不高,一般型腔的作用是為了產品避位,而如果折彎機上模型腔精度不高,直接結果就是加工時無法避位,內折角會頂在型腔部位,造成已折彎部分變形,影響工件精度。四,模柄精度不高,通常模柄的作用是固定折彎機上模,如果此部位精度不高,會影響折彎機上模的安裝,影響無非是上模安裝不穩定或者整體平行度偏差。
其次,折彎機模具下模精度對產品的影響。折彎機下模的作用是引導板材下壓形成折角,下模精度一方面是控制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是影響產品外觀。一,插槽或者雙側尺寸精度不高,對于插槽式數控折彎機下模,如果插槽的精度偏差0.3mm,影響是當模具放入插槽內時,模具會左右晃動,分段模具拼接不嚴密,而如果是方形坐式模具,放入模托內的模具會擺動幅度較大,折彎加工時,會非常影響加工的效率,對上下模磨損較大,嚴重情況會造成模具外翻。二,下模槽口倒角精度不高,槽口倒角我們稱為槽口R角,一般R角偏小,會影響工件折彎后,外層靠近折角的區域有一條壓痕,R角越小,壓痕越深;如果R角偏大,折彎時,板材會下滑,造成折彎處圓弧偏大或者變形。三,角度精度不高,如下模角度偏小,板材下壓深度不夠,反彈后角度偏小;如下模角度偏大,工件角度精準,折角R圓弧偏大,非直線直角。
您好,歡迎蒞臨金菲刀具,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