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刀片是什么
1、在機械加工中切削鋼鐵材料時,往往要用到比鋼鐵更堅硬的材料:硬質合金。刀具整體較大若全部采用硬質合金成本太高,故將其制作成小塊的刀片(俗稱刀頭)用機械連接(螺釘)的方法將刀頭與刀體相連接。故刀頭也稱為“機械刀片”。
2、機械刀片的種類很多包括折彎機模具、剪板機刀片、紙箱機械刀片、分切機刀片、分條圓刀片、塑料粉碎機刀片、 橡膠機械刀片、紡織機械刀片、皮革機械刀片、冶金機械刀片、食品機械刀片、金屬機械刀片、縱剪分條機刀片、修邊圓刀 、等各種標準機械用刀片。
3、廣泛應用于冶金機電、鈑金、機械、鋼廠防盜門、汽車、航天、車廂、門板、造紙行業、輕紡、金屬化膜、包裝材料、B0PP薄膜、塑料破碎、邊封、中封、底封制袋機,食品機械、藥材、電線、印刷、造紙、鋁箔、金屬化膜、電子、輕工、食品、BOPP薄膜、鋼鐵冶金、電力、電器、造船、皮革、橡膠、化纖、玻纖、紡織、文具、塑膠、飼料、紙管、紙箱、木工、林業等行業。
硬質合金刀具是機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稱切削工具。廣義的切削工具既包括刀具,還包括磨具。絕大多數的刀具是機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機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屬材料,所以'刀具'一詞一般就理解為金屬切削刀具。切削木材用的刀具則稱為木工刀具刀具是機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稱切削工具。廣義的切削工具既包括刀具,還包括磨具。絕大多數的刀具是機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機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屬材料,所以'刀具'一詞一般就理解為金屬切削刀具。切削木材用的刀具則稱為木工刀具。
刀具的發展在人類進步的歷史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早在公元前28~前20世紀,就已出現黃銅錐和紫銅的錐、鉆、刀等銅質刀具。戰國后期(公元世紀),由于掌握了滲碳技術,制成了銅質刀具。當時的鉆頭和鋸,與現代的扁鉆和鋸已有些相似之處。
然而,刀具的快速發展是在18世紀后期,伴隨蒸汽機等機器的發展而來的。1783年,法國的勒內首先制出銑刀。1792年,英國的莫茲利制出絲錐和板牙。有關麻花鉆的發明早的文獻記載是在1822年,但直到1864年才作為商品生產。
那時的刀具是用整體高碳工具鋼制造的,許用的切削速度約為5米/分。1868年,英國的穆舍特殊制成含鎢的合金工具鋼。1898年,美國的泰勒和.懷特發明高速鋼。1923年,德國的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
1.化學退涂
在對硬質合金刀具(Ti,Cr)N多組元硬質膜系退涂工藝進行研究后,得到所用的退涂液濃度(wt%)為:葡萄糖酸鈉1.5%-3.5%,NaOH6.5%-10%,含30% H2O2的(wt%)20%-25%,十二烷基磺酸鈉0.2%-0.4%,三磷酸鈉0.2%-0.4%,剩余為蒸餾水,NaOH(wt%):含30% H2O2的(wt%)為1∶3.5-1∶2,且二者之和必須為29%-33%(wt%),同時要求十二烷基磺酸鈉(wt%):三磷酸鈉(wt%)為1∶1-1∶0.7,且二者之和必須為0.4%-0.8%(wt%)。研究發現(Ti, Cr)N三組元硬質膜的退除是沿著缺陷處以脫落方式退除,并且后退除的膜層是沿著先退除的膜層邊緣繼續脫落,直到膜層退除干凈。對于(Ti,Al,Zr,Cr)N多組元硬質膜、(Ti,Al,Cr)N四組元硬質膜。
在關于電化學氮化鉻涂層剝離的研究文獻中,確定了一種三電極電解池中剝離單一涂層或復合涂層在堿性溶液中的方法,采用SCE電極、鉑電極、工作電極三個電極,氮化物涂層在電流的作用下具有較強的表面活性,產生更多的可溶成分,電解過程簡單易于控制,當電流突然升高時,涂層完全剝離基體表面。此法退涂的表面均勻無點蝕。退涂的工件為陽極,室溫下在由磷酸、硫酸、丙三醇及去離子水混合組成的酸性電解液中進行電解,直至類金剛石涂層退涂盡為止。該方法不僅能夠快速退除表面的類金剛石薄膜涂層,同時不對基體表面產生破壞性腐蝕,對工件尺寸及形狀改變微小,涂層退除之后能夠重新涂覆使用。
3.蝕刻退涂
主要利用離子束對硬質涂層進行照射蝕刻來進行退涂。純機械的祛除硬質涂層,不與基體和涂層發生化學反應,因此不必考慮化學腐蝕引起的表面脆化等問題,但缺點是退涂速度緩慢、退涂效率低。
您好,歡迎蒞臨金菲刀具,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